前言
谷歌大约在2017年开始,为其Chromebook引入了安全芯片Google Security Chip (GSC),这个安全芯片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保护BIOS。正常状态下,BIOS有写保护,无法对其进行修改。但谷歌同时提供了合盖调试Closed Case Debug (CCD)的功能。也就是说可以通过CCD的方式与安全芯片GSC通信,让其解除BIOS的写保护,然后刷机及救砖等操作才能开展。运行在GSC安全芯片上的安全固件的名称是CR50或是Ti50(个别新机器),所以经常也有人把CCD、CR50甚至是SuzyQ混为一谈。
支持CCD功能的机器机身有一个C口带有此功能,通过特殊的调试线可以激活CCD调试,这个线就是SuzyQable,原版SuzyQable已经全网下架很长时间了,最初是由Sparkfun提供。
最初研究SuzyQable只是因为本人给Pixelbook 2017拆机更换电池时弄坏了机器无法开机,想要做出一款调试线来判断下到底是BIOS固件损坏了还是主板硬件的问题。无奈发现网上现有版本的SuzyQable实在是太丑了,强迫症实在不能忍。于是自己研究了不少方案,手工定制了一些至少看着是个正常线的样子的SuzyQable,用料奢华,坚固耐用,收获了不少好评。
这个博客原本也只是个人记录些琐碎的小站,因为几个购买SuzyQable的朋友的需求,借地儿写了几篇中文教程提供给他们,意外收获了不少路人缘,干脆就写得更系统了些。
更新1:20231203正式版已完成,板号VER.2311.5
更新2:已上架,点此可购买。联系客服报hollywoo.de领取优惠。
更新3:新增3D打印外壳版,更高强度。
SuzyQ-Adapter
不过,玩机的意义也在于折腾。不少人问过我,能不能做双C头线,能不能做个转接头用上自己的线便于收纳等如此种种。但实际上,C口虽好,设计起来,是件麻烦的事情。因为C口功能太多,再加上USB协会冗长和易混淆的规范,想要让全C口设备其实现该有的功能并非易事。设计起来便需多加谨慎,多打样板,多做测试。
经过几轮修改和测试,方案终于定型:一款双C口,能够同时支持A-C和C-C线的CCD转接头。相较于普通的方案,这应该是目前全网唯一支持双C线的CCD转接器,暂时称其为SuzyQ-Adapter吧,SuzyQable的升级版。使用时,只需要将该转接器的插头插入Chromebook或是Chromebox支持CCD功能的口,然后接上自己线根据使用需求接入本机另一个口(一般是刷机)或是其他机器(一般是救砖)。相比较于原版SuzyQable或是其他普通转接方案,这款转接器的主要优点是:
- 同时支持C-C线材和A-C线材,普通方案只支持后者;
- 使用C-C线材时,得益于C口更强的供电能力,CCD芯片可以获得更充足的供电,刷机过程更稳定,不会因为BIOS芯片写入导致的电压波动而供电不足掉线,这一点是原本SuzyQable也无法实现的;
- 选用了成本更高的带固定插脚沉板式卧贴电子元器件,更耐插拔;
- 定制PCB治具,采用更高成本全自动机贴SMT,电气性能更稳定;
- 定制透明亚克力保护板更安全耐用*;
- 小巧优雅,方便收纳。
*注:可选
使用方法
首先确定自己的机器是否支持CCD功能,一般2017年及之后的机器是支持。也可参考此处,查找自己机型,如果机型对应的WP Method
一栏写有CR50
字样,则该机器支持CCD功能。同时确保机器没有企业锁,大多数企业锁机器是关掉CCD的。
然后需要明确的一点是,整个机器只有一个C口是支持CCD功能的,这个口很多机器在机身左侧(当然也有右侧的比如C1030),可以多尝试下。
将本转接器的Type-C公头,插入机器支持CCD功能的口。如果在后续使用中,没有检测到正常连接,则将转接器上下翻面后插入。CCD调试口的正反两面是不对称的,只有一面能够工作。小贴士:对于一些超薄本如Pixelbook 2017, CCD激活时板面为有元器件的一面向下,此时防止下方空间不够挤压C头,可将笔记本稍稍垫起。
连接图示:
上图为正常刷机情况下转接板的链接示意图,采用Loop-Back链接方式,即转接板直插待刷机器带有CCD功能的调试Type-C口,另一头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机器本身另外的USB口,根据所使用数据线的不同,可以是A口也可以是C口。刷机教程可参考此处。
如果是救砖的话,则需要两台机器,转接板仍然直插在待救机器的CCD口,不同的是此时数据线的另一头需要插到另一台机器即救砖的主控机,常用为Ubuntu机器。救砖教程可参考此处。
再次提醒下,由于CCD口的设计是有方向性的,在刷机或者救砖的过程中,如果没有检测到CCD的正常连接,将转接器上下翻面后重新插入机器再次尝试。
测试
不同线材的支持能力
首先普通USB-A转Type-C的A-C线是毫无疑问支持的,这是最基础的功能。但由于C-C的线材种类特别多,且很多线材带eMarker,因此需要测试下实际支持情况。把手边几种不同的C-C线拿出来测试了一番,主要测试的线材如下图所示,涉及到了雷电4、雷电3、USB4以及普通C-C的快充和慢充版本等,几乎涵盖了各种常见的C-C线材。
使用Pixelbook 2017进行测试,所有不同种类的线材全部通过,CCD功能成功稳定激活,并顺利建立CCD通信。
所以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这个转接板几乎通吃常见的C口线,均可顺利激活并连接CCD(仅有充电功能无数据的两芯线肯定是不行的)。
至少目前在网上没看到有这种支持双C线的转接板出现,可以说是全网首款吧。喜欢用自己线的话,这应该算是个比较完善的方案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是专用调试转接板,是不能够当普通USB数据转接板使用的。
成品
迭代优化了几个版本,包括多轮的版图调整、成本更高但稳定性更强的元器件替换以及亚克力保护板定制等等,最终成品已完工。
详见下图:
3D打印外壳版,具有更高的强度,更抗拉扯和弯折: